-
隔離變壓器安裝方式及注意事項隔離變壓器是一種常見的電力設備,用于將電能從一個電路傳輸到另一個電路,同時實現電氣隔離。在安裝隔離變壓器時,需要注意一些
-
低頻變壓器使用指南:安全操作與維護要點低頻變壓器是一種常見的電力設備,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和電力系統中。由于其特殊的工作原理和高壓電流的存在,使用低頻變壓器需要
-
照明變壓器故障排查與解決方案照明變壓器是現代照明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長時間使用、環境因素以及設備老化等原因,照明變壓器常常會出現各種故
-
干式變壓器型號有哪些?在電力傳輸和配電系統中,變壓器是不可或缺的設備之一。干式變壓器作為一種常見的變壓器類型,具有許多優點,如可靠性高、維護簡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發生,核安全成為了全世界重視的問題,國內核電站也相應作出了許多整改,堅持確保核安全為己任,本報記者特地走訪秦山核電站,探訪——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與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專家預測未來20年我國的電力需求將是現在的兩倍以上。“相比于其他發電形式,核能發電優勢相當突出。實踐證明,核能是一種安全、清潔、高效的能源。”環保部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副主任韓文平表示。
在近日由中國核學會承辦的中核集團2015年核科普公眾開放周活動中,記者走進核電站,與專家面對面交流,近距離感受核電的魅力。
見證中國核電發展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政府首次制定了核電發展政策,大陸核電產業開始起步。1991年秦山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和1994年大亞灣10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投入使用,我國先后又建設了秦山二期、嶺澳、秦山三期和田灣核電站并陸續投入使用,核電機組陸續在沿海“開花”,目前我國核電站建造技術已進入成熟階段。
截至2015年5月,我國在建核電機組共27臺。2014年,我國全年核電累計發電量為1305.8億千瓦時,占全國電力總發電量的2.39。
“秦山核電站在30年間也實現了從30萬千瓦到60萬千瓦、70萬千瓦再到百萬千瓦的轉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秦山在我國核電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示范作用。”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志勇評價。
記者走進秦山核電站時,9臺運行機組正在不分晝夜地“勞作”著,其總裝機容量達到656.4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已成為我國核電機組數量多、堆型豐富、裝機大的核電基地。
2015年5月7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臺示范工程在福清核電站開工建設,標志著中國核工業在自主創新發展新階段攀上了新的發展高峰。
福清核電公司總經理蔣國元告訴記者,“華龍一號”融匯了我國30余年核電發展和運行的經驗,與秦山核電發展有著深刻歷史淵源和文化淵源。“‘華龍一號’作了很多改進,其技術已經站在世界核電技術前沿,其開工建設,為中國核電‘走出去’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黃金人”護衛核電安全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發生,核安全成為了全世界重視的問題,國內核電站也相應作出了許多整改,堅持確保核安全為己任,高度重視福島核事故后的經驗反饋,進一步筑牢核安全防線。
主控室值班操縱員24小時眼睛都不能離開屏幕,不斷注意變化的數字和一直沿著時間平行移動的曲線,工作非常單調和枯燥,他們是被稱為“黃金人”的主控室操縱員,是核電站有資格操縱反應堆裝置的人員。國際核電界一直將操縱人員的培養視為維系核電站安全、可靠、經濟運行的重要保證。
之所以被稱為“黃金人”,是因為打造一名操縱員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時間和財力,一個新員工如果想成為值長需要歷時10~13年,耗資近150萬/人,是黃金打造的人。
同時,“黃金人”由于可以直接操縱反應堆,而更被認為是核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
“田灣核電站1、2號機組是目前先進的全數字化控制系統,儀表信息從現場級、機組級到全場級,層層往上送,到了主控室操縱員眼前的數據已是成千上萬個。”江蘇核電培訓處科長、田灣核電站首位女“黃金人”周萍介紹,“黃金人”就要從這些數據中辨別出哪里是正常的,哪里是異常的,把風險扼殺在搖籃里。
在田灣的主控室內,記者見到了當天正在值班的“黃金人”張祥貴值長,他向記者介紹目前反應堆運行情況以及每一天的工作內容,主控室內的工作氛圍安靜而嚴謹。
核電的發展變遷,使得當初不少“黃金人”成長為了核電站管理者,比如江蘇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國良、福清核電公司總經理蔣國元等,他們繼續奮斗在核電之路上,為國家核電發展貢獻力量。
再鑄安全“防護衣”
劉志勇強調,福島核電事故給核電站再次敲響警鐘,秦山核電站為此進一步改進安全保障機制,再鑄堅固“防護衣”。
近兩年,秦山核電站投入6.5億元,將56個改進項整改落實到位,包括將海堤加高至10.2米,拓寬至14米,可以抵御“三碰頭”事件的發生,即千年一遇的風暴潮、天文潮、強降雨的潮位同時疊加。
此外,秦山核電站還擁有四道安全屏障:燃料芯塊、核燃料包殼、反應堆安全殼、一回路壓力邊界。這更是從內部源頭充分加強了核安全建設。
在反應堆安全殼設計上,田灣核電站就采用了安全的雙層安全殼結構,“既能有效防止在嚴重事故情況下內部放射物質的外泄,還能更好抵御例如龍卷風、地震、小型飛機撞擊等外部破壞。”田灣核電站總工程師崔方水向記者介紹。
歷年來,中國核電站的選址建設非常慎重,都是建設在地震發生頻率低、烈度小的基巖上,其地質結構十分穩定。
“與日本不同,我們國家從南往北海岸線的大陸架非常寬廣而平緩,沿海一旦發生地震引起海嘯,其能量也會被大陸架緩解和吸收掉,不利于海嘯的形成和傳播。”蔣國元說。
對于公眾擔心的核輻射問題,韓文平表示,輻射是無處不在的,即使沒有核電站也照樣會測量到輻射劑量,“如果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那就有理由相信,核電站并沒有給周邊帶來不利影響”。
秦山核電基地實行政府與企業的“雙軌制”監測,除基地自身設置的14個連續監測點外,國家環保部門也有9個連續監測點,相關數據都是在網絡上公開的。
“我們一直在用高的標準來指導核電設計、建造和運營,并把安全做到腳踏實地,我們對核安全的目標都要高于國外的同行業。”劉志勇強調,堅持安全和質量,是中國核電一直堅守的信念,而發展核電事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